俄專家將“雪龍2號”與俄羅斯破冰船進行比較
據(jù)俄羅斯衛(wèi)星網(wǎng)消息,中國第三艘破冰船將成為世界上航行在北極地區(qū)裝備最為先進的科考船之一。俄羅斯著名極地專家、南北極科研所長期規(guī)劃和投資項目處處長維亞切斯拉夫·馬爾基亞諾夫在接受采訪時這樣指出。專家對中國不久前首艘建成并運行的“雪龍2號”與俄羅斯“特里奧什尼科夫院士號”破冰船進行了比較。
馬爾基亞諾夫認為,中國對研究南北極相當重視,"中國人有錢,他們相當智慧地在最先進的科技領(lǐng)域進行投入。"
他說:"他們展示的將要建成的船舶項目,確實是一艘幻想般的船只。我看到展示的模板,是一艘21世紀、甚至是22世紀的船舶。如果能夠建成,將成為世界上航行在南極地區(qū)裝備最為先進的科考船。"
專家解釋說,從各項指標看,該科考船在研究海洋和監(jiān)督外部環(huán)境方面,沒有同型船。
2018年9月10日,維亞切斯拉夫·馬爾基亞諾夫在上海出席了的"雪龍-2號"破冰船下水儀式。他看了內(nèi)設(shè),指出:"這是一艘相當不錯、非?,F(xiàn)代的船舶,但不管怎樣,還是按照老式‘雪龍'系列科考破冰船建成的。"(注:1993年,首艘"雪龍?zhí)?quot;在烏克蘭赫爾松造船廠建成,1994年被中國購買。)
馬爾基亞諾夫認為,從尺寸和各項技術(shù)指標看,"雪龍2號"與俄羅斯"特里奧什尼科夫院士號"破冰船類似。后者于2011年3月在圣彼得堡"海軍造船廠"建成,一年半后交付運營。
俄羅斯破冰船比中國的長10米,但寬度幾乎一樣。"雪龍2號"可自由航行60天,俄羅斯的是45天。"特里奧什尼科夫院士號"可載80位科考者,中國的是90人。
中國破冰船可在冰厚1.5米、雪厚0.2米區(qū)域以2-3節(jié)速度航行。"雪龍2號"船首和船翼都可破冰。據(jù)《科技日報》信息,破冰船裝備有Leonardo Helicopters公司的AW169甲板型直升機。該機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4-5噸中等雙引擎直升機之一,專門用在南北極條件惡劣地區(qū)使用。
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(shù)試點國家實驗室學委會秘書長潘克厚在接受采訪時強調(diào),"雪龍2號"運營,標志著中國在極地科考方面取得了技術(shù)性突破。
他說:"首先原來使用的破冰船壽命已經(jīng)到了,若沒有新船可以代替,那么科考活動便無法繼續(xù)進行。因此新破冰船的建造是必須的。其次‘雪龍2'號的破冰能力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,這有利于我們下一步更好地進行極地科考勘察活動。"
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、中俄北極論壇創(chuàng)始人郭培清在接受采訪時強調(diào),中國極地船隊添新船,可拓展極地科考范圍。
他說:"我們講,中國是一個極地考察大國,對吧?南極只有一艘破冰船,雪龍?zhí)?,進入南極與北極,根本忙不過來。所以,原來的雪龍?zhí)柗浅Cβ?,連休息時間都沒有,那船長船員都很有怨言。而且船也需要進行維修,連維修的時間都很少!所以只能再造一艘破冰船,說實話我認為,在北極有雪龍二依然不夠,也需要更多的科考破冰船。"
"雪龍2號"計劃于近秋首次去南極航行。在回答破冰船是否有計劃去北方海上航線為船隊破冰導航問題時,潘克厚這樣說道:"中國并不會將‘雪龍2'號用于商業(yè)破冰。首先我認為在商業(yè)破冰這方面,俄羅斯和芬蘭的實力已然非常強大。其次商業(yè)破冰和科考破冰的要求并不一致。"
來源: 龍de船人
點擊查看更多高壓清洗機。